
课程简介
从人类文明诞生至今,疾病从未退出过历史的舞台。正因此,人类在医学领域不断探索,试图去攻克那些夺去生命的可怕疾病。其中,疾病发生的原理则至关重要,与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基因组数据成为攻克疾病的关键。通过对病原体基因序列的深度分析,以及生物数据库的建立使用,流行病学家可以对疾病的起源与传播获得更深入的了解。本课程将以 COVID-19 为背景,详细剖析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医学应用,了解新冠病毒的病毒学特征,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如并行序列对齐算法,对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有更加深入、多维的认识。
课程预计成果
1. 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整体的了解,并基本掌握在对抗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的细胞和分子的运作机理。
2. 对病毒的感染与传播方式,以及免疫系统与病毒之间的识别和逃逸手段有基本的了解。
3. 对新冠病毒的感染机理和新冠疫苗的运作机理有基本的认识。
4. 能够根据序列信息建立进化树,能够根据传染病信息建立传染病模型
课程大纲
第一天 免疫系统与病原体
1. 人体免疫系统简介
2. 病原体分类
3. 固有免疫介绍 I:白细胞,NK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
第二天 固有免疫
固有免疫介绍 II:
1. 抗原受体 (PRR, e.g. TLR)
2. 基本信号通路 (e.g. Lectin pathway)
3. 干扰素
第三天 适应性免疫
1. 免疫反应基本流程
2. 免疫细胞多样性 (VDJ 重排,类别转换,高频突变)
第四天 适应性免疫
1. B细胞成熟与分化,抗原识别
2. T细胞成熟与分化,抗原识别
第五天 病毒分类与传播
1. 病毒分类
2. 病毒传播机制 I
第六天 病毒与宿主的关系
1. 病毒传播机制 II
2. 宿主对于病毒的免疫应答 I
第七天 病毒的免疫逃逸
1. 宿主对于病毒的免疫应答 II
2. 病毒免疫逃逸机制
第八天 疫苗
1. 疫苗分类
2. 疫苗作用机理
第九天 疫苗工程
1. 疫苗制备
2. 免疫工程
前置要求
高中生物,高中化学,建议有一定分子生物学背景
导师简介
主要从事新冠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中重要药物靶点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包括病毒转录复制及分枝杆菌氧化磷酸化的分子机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迄今以第一作者(共)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11 篇,包括 Science、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 等期刊。入选上海市 2023 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项目。
学术助教

曹羽泽
2019-2023
届
剑桥大学
曾在剑桥大学病理院及工程院、中国医科院基础所、哈佛医学院附属衰老研究中心科研员。;新冠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员;英国生物奥赛金奖中国第八,iGEM 金奖。

张健翔
2023
届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生物与应用数学双专业毕业
高中时曾发表过一篇关于 TCR-T 免疫疗法的综述拍;本科期间在眼科实验室参与诱发白内障相关基因的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