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伦理与未来

决策算法是否会延续现有的偏见导致对某些人群的不公结果?当机器人足够智能,它们是否能和人一样拥有自然权利?
人工智能伦理与未来

课程简介

+

AI 的发展速度令人叹为观止,它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简单的日常任务自动化到复杂的决策制定,它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AI 也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决策算法是否会延续现有的偏见导致对某些人群的不公结果?当机器人足够智能,它们是否能和人一样拥有自然权利?在推进技术革新的同时确保伦理标准不被忽视,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会对社会造成伤害或不公,成为了我们必须要接受的挑战。

「FusionX 人工智能伦理与未来」旨在培养你对人工智能涉及到的哲学问题的敏感度,学习如何在人工智能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中融入哲学思考。课程内容将包括伦理决策的框架、隐私权与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与就业、社会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你将通过案例分析、团队讨论,学习如何在确保科技进步的同时,维护人类的基本伦理和道德原则以及探讨未来世界的可能性。

当前学费:19,270 元

常规申请学费:20,410 元

课程预计成果

+

你将完成一篇相关领域研究论文,或是结合课上学到的知识撰写一篇短篇科幻小说,也可以是和技术背景的同伴合作编写一个帮助社会伦理决策的小程序

课程内容

+

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考虑;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历史考虑;人工智能带来的哲学考虑;人工智能对齐(alignment)

前置要求

+

无硬性要求,希望你对批判性思考保持热情

(注:预习阶段导师与学术领袖将帮助你完成前置要求的学习)

往届导师

牛津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剑桥大学哲学系硕士,北京大学哲学学士(哲学系+古典文学项目)、哲学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心智哲学、行动哲学、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及亚里士多德传统。学术论文《安斯康姆与实践知识的实践性》曾发表于《清华西方哲学研究》(CSSCI 期刊)。译著包括《机器问题: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伦理学的批判性考察》(The Machine Ques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I, Robots, and Ethics. The MIT Press)。

学术助教

陈汉东

2019、2020、2021

西北大学历史系与经济系本科

APEC未来之声中国区青年组全国50强,参加过 The Kenyon Young Writers Workshop

陈帅初

2021、2022

范德堡大学政治哲学与认知科学双专业

对道德哲学,公民哲学,和美国宪法历史研究非常感兴趣,热衷于创新教育、文理教育普及

施亦奇

2019、2020、2021

牛津大学物理和哲学专业本科

得过 BPhO 金奖,写过科普专栏,策划过科技和哲学论坛,参与过宇宙学研究、大气与海洋物理科研,写过电影剧本,参加过画展

相关课程